【記者呂苡榕專題報導】十年前,圓山捷運月台對面的樓房外牆上,貼著英文補習班的廣告,教學生如何十分鐘背完一百個單字之類的內容。那些樓房位於飛機航道下,一直都處於限建狀態,屋頂只比捷運月台高不了多少。捷運外側是台鐵的平房宿舍和簇擁著它們的老樹,也許空間層次多元,當時,這裡的流浪貓很多。



這陣子因為花卉博覽會,附近的平房都拆了,準備改建為客運轉運停車場,同時新增許多建商廣告,宣傳即將到來的文化氣息。工地用鐵皮圍起來,某一天回家出了捷運站,幾隻小貓蹲坐在鐵皮前發呆,伸手去摸,小貓一溜煙鑽進旁邊的小巷,沒了這些平房與休憩空間,小貓卻仍兀自在同一個地方逗留。

誰的城市競爭力?近年來「城市競爭力」成為口號,許多城市,尤其是亞洲城市,一窩蜂地希望晉身國際大都會,為了在全球化下站穩一個位置,城市汰舊換新,企圖塑造一種「品牌」,在國際上被看見。為了提升競爭力而做的建設,卻將許多屬於城市的東西,以一種「眼不見為淨」的方式排拒出去。

台大外文系副教授黃宗慧指出,現代都市發展至今,強調諸如乾淨、一致和便利等功能,尤其是「便利消費」。許多沒有再生產與消費力的物種,都會被驅逐出去。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流浪動物以及遊民。

黃宗慧表示:「流浪動物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動物為什麼會流浪,動物為什麼會存在於城市,都是人類造成的。」而《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一書的作者廖桂賢也認為,我們把動物拉進人類生活,要求他們依人類的方式社會化,讓牠們沒有辦法依照動物的方式社會化,之後再把牠們丟回街頭,等於破壞動物原本的生存能力。

被排拒的流浪者雖然問題的根源在於人,黃宗慧說,現代人,尤其是都市人並不會認真反省問題根源,反而只想將這些東西清掃到角落,眼不見為淨。城市中,個人主義盛行,造就城市裡的人習慣切割責任、獨善其身。

城市人的性格與城市喜好便利及效率等功能有很大的關係,德國社會學家Georg Simmel在「大都會與精神生活」這篇文章中,精準描繪都市人因為刺激過多、貨幣經濟昌盛,讓城市裡的居民出現冷漠與理性計算的特殊心理。黃宗慧指出,城市裡的人特別急,永遠不知道在趕著去哪辦什麼事一樣。

講求便利的準則下,城市的每個角落趨於一致,越來越不能容許曖昧與誤差,這些流浪動物及遊民,就成了城市汰換過程中逐步掃除的障礙物。以台北的都市更新為例,逐步剷除老舊社區,換上新的高樓大廈,原本適合動物移動的平房消失,流浪動物也只能跟著遷移到人類看不到的地方。

■當城市完成一致性後,街頭的動物們不再出現,屋角上的驚奇也會隨之消失。(圖/呂淑姮 文/林欣志)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城市裡的弱勢族群,當土地成為一種商品,由於它被創造出來的稀少性及不可再生產等特質,很容易被拉抬價位,加上都市更新後,市容整齊讓房價再上漲,原本居住在老式社區的居民,被迫轉移到外縣市。公共空間的減少、不友善的規劃,都讓遊民轉移到更黑暗的角落去。

一致的城市 缺少奇遇黃宗慧說,都市更新是為了修整門面,因為老舊社區不能成為賣點,當然要蛻變,這種做法也是為了城市的「一致性」。只是翻修的過程,住不起的人就被排擠出去。

也許有一天,當街頭的流浪動物、遊民全部消失,黃宗慧說,城市完成一致性後,街頭就再也看不到出乎意料的東西。黃宗慧指出,德國社會學家的Zygmunt Bauman在評論現代城市時,認為現代城市越來越缺乏曖昧性,這些流浪動物、遊民之所以存在,是為了讓人在轉角與他們相遇時,思考他者的處境,以及主體和他者之間的關係,進而培養道德倫理。

■都市更新為了修整門面,也連帶哄抬房價,而遊走城市間的街友,將更加弱勢。(圖/郭晉瑋 文/林欣志)

也許有一天,城市街道整齊,不再有令人煩心的動物或遊民問題。只是當我們以匆促的步伐在街頭相遇時,任何在身旁流逝的風景,恐怕也激不起心中任何的漣漪。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市場研究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呂苡榕專題報導】十年前,圓山捷運月台對面的樓房外牆上,貼著英文補習班的廣告,教學生如何十分鐘背完一百個單字之類的內容。那些樓房位於飛機航道下,一直都處於限建狀態,屋頂只比捷運月台高不了多少。捷運外側是台鐵的平房宿舍和簇擁著它們的老樹,也許空間層次多元,當時,這裡的流浪貓很多。



這陣子因為花卉博覽會,附近的平房都拆了,準備改建為客運轉運停車場,同時新增許多建商廣告,宣傳即將到來的文化氣息。工地用鐵皮圍起來,某一天回家出了捷運站,幾隻小貓蹲坐在鐵皮前發呆,伸手去摸,小貓一溜煙鑽進旁邊的小巷,沒了這些平房與休憩空間,小貓卻仍兀自在同一個地方逗留。

誰的城市競爭力?近年來「城市競爭力」成為口號,許多城市,尤其是亞洲城市,一窩蜂地希望晉身國際大都會,為了在全球化下站穩一個位置,城市汰舊換新,企圖塑造一種「品牌」,在國際上被看見。為了提升競爭力而做的建設,卻將許多屬於城市的東西,以一種「眼不見為淨」的方式排拒出去。

台大外文系副教授黃宗慧指出,現代都市發展至今,強調諸如乾淨、一致和便利等功能,尤其是「便利消費」。許多沒有再生產與消費力的物種,都會被驅逐出去。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流浪動物以及遊民。

黃宗慧表示:「流浪動物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動物為什麼會流浪,動物為什麼會存在於城市,都是人類造成的。」而《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一書的作者廖桂賢也認為,我們把動物拉進人類生活,要求他們依人類的方式社會化,讓牠們沒有辦法依照動物的方式社會化,之後再把牠們丟回街頭,等於破壞動物原本的生存能力。

被排拒的流浪者雖然問題的根源在於人,黃宗慧說,現代人,尤其是都市人並不會認真反省問題根源,反而只想將這些東西清掃到角落,眼不見為淨。城市中,個人主義盛行,造就城市裡的人習慣切割責任、獨善其身。

城市人的性格與城市喜好便利及效率等功能有很大的關係,德國社會學家Georg Simmel在「大都會與精神生活」這篇文章中,精準描繪都市人因為刺激過多、貨幣經濟昌盛,讓城市裡的居民出現冷漠與理性計算的特殊心理。黃宗慧指出,城市裡的人特別急,永遠不知道在趕著去哪辦什麼事一樣。

講求便利的準則下,城市的每個角落趨於一致,越來越不能容許曖昧與誤差,這些流浪動物及遊民,就成了城市汰換過程中逐步掃除的障礙物。以台北的都市更新為例,逐步剷除老舊社區,換上新的高樓大廈,原本適合動物移動的平房消失,流浪動物也只能跟著遷移到人類看不到的地方。

■當城市完成一致性後,街頭的動物們不再出現,屋角上的驚奇也會隨之消失。(圖/呂淑姮 文/林欣志)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城市裡的弱勢族群,當土地成為一種商品,由於它被創造出來的稀少性及不可再生產等特質,很容易被拉抬價位,加上都市更新後,市容整齊讓房價再上漲,原本居住在老式社區的居民,被迫轉移到外縣市。公共空間的減少、不友善的規劃,都讓遊民轉移到更黑暗的角落去。

一致的城市 缺少奇遇黃宗慧說,都市更新是為了修整門面,因為老舊社區不能成為賣點,當然要蛻變,這種做法也是為了城市的「一致性」。只是翻修的過程,住不起的人就被排擠出去。

也許有一天,當街頭的流浪動物、遊民全部消失,黃宗慧說,城市完成一致性後,街頭就再也看不到出乎意料的東西。黃宗慧指出,德國社會學家的Zygmunt Bauman在評論現代城市時,認為現代城市越來越缺乏曖昧性,這些流浪動物、遊民之所以存在,是為了讓人在轉角與他們相遇時,思考他者的處境,以及主體和他者之間的關係,進而培養道德倫理。

■都市更新為了修整門面,也連帶哄抬房價,而遊走城市間的街友,將更加弱勢。(圖/郭晉瑋 文/林欣志)

也許有一天,城市街道整齊,不再有令人煩心的動物或遊民問題。只是當我們以匆促的步伐在街頭相遇時,任何在身旁流逝的風景,恐怕也激不起心中任何的漣漪。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市場研究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陳文正/桃園報導〕基測放榜了,桃園考區有8人考了滿分,實則有人和滿分只有一步之差,但他們卻有先天或後天的不足,仍然靠著努力向學而考出好成績。



聽障林柔君 醫心助人

青溪國中林柔君一出生雙耳就聽不見,2歲時她就動手術植入電子耳恢復部分聽力,但在嘈雜環境中仍無法聽清楚聲音,母親還因此辭掉工作專心照顧她,陪她學說話。

林柔君很喜歡唱歌,卻無法很清楚分辨高低音,唱歌很容易走音,讓她不敢在大眾面前唱歌,小時候人際關係也不佳,但她仍不氣餒,她說,只要把電子耳拿下,就可以在自己的無聲世界裡讀書,她希望以後可以當醫生,幫助別人。

會稽國中趙萱因父母工作關係,國小1年級起就在荷蘭就學,一直到國小6年級回台前,她都是在英文環境下讀書,因此回台後幾乎看不懂中文、也不會寫,寫習作時,同學輕輕鬆鬆就完成,她卻是寫也寫不完,幾度想哭,還好父母、老師鼓勵,讓她慢慢提高中文程度。

為了看懂中文,她的小學課本滿滿的都是她所標注的注音符號,國中時大量閱讀課外讀物,還參加學校管樂團吹長笛,今年國中基測不但考了全校最高分,作文還考了滿分。

振聲高中國中部學生邱子芸父母都是緬甸僑生,原居住在台中,從小父親忙於工作,她與母親相當親密,沒想到國一時母親去世,讓她心情跌落谷底,父親只好舉家搬到桃園,希望變換環境改變心情。

單親邱子芸 喜歡科學

邱子芸的導師陳亭君說,邱子芸剛轉學到桃園時,心情仍很低落,她透過學習弟子規,讓邱子芸學習與家人、朋友相處之道,果然很有效果,功課也越來越好,邱子芸也說,現在父親還會與她一起下廚、運動,她希望未來作科學研究。

文章來源: 自由


市場研究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李信宏、彭健禮、張勳騰、傅潮標/苗栗報導〕國中第1次基測成績單昨天寄發,苗栗縣有2人以410分並列榜首,距滿分只差2分。縣長劉政鴻表示,全縣約7千名考生,有多達近4千人錄取公立高中職,今年的PR值90以上的高分群比去年增加,PR值10以下的低分群比去年減少,縣府「拔尖扶弱」的教學計畫已見成效。



林奕廷、黃麒祐奪狀元

興華國中林奕廷、照南國中黃麒祐2人都考得410分,並列全縣榜首;興華國中抗癌女學生簡佑安也拿到399分的高分,難能可貴。地處偏遠的通霄鎮南和國中,今年基測平均分數進步39分,表現亮眼。

抗癌女學生簡佑安399分

縣府教育處長彭富源表示,今年首度試辦12年國教免試入學方案(高中職繁星計畫),各校許多成績在前5%或10%的學生都未參加基測,有547人循此免試方案升入公立高中職。

拿400分以上有75人

苗栗縣參加基測的7千名考生中,在高分群方面,今年400分以上人數高達75人,比去年增加33人,成長率78%;PR值90以上(預估竹中、竹女的錄取分數)有445人,比去年增加19人,成長10%。

國英文滿分都較去年多

各科滿分方面,今年國文科雖難度提升,但滿分47人仍比去年增加15人;英文科滿分315人,也比去年增加161人。在扶弱方面,今年PR值10以下的低分群人數,由去年727人降到656人。

彭富源說,縣內考生錄取公立高中職的比率,95年是40%,今年已增加到55%,含免試入學的547人在內,今年總計有3914人可望錄取公立高中職。

部分學校的表現如下:

●明仁國中:PR值90以上有68人。

●照南國中:PR值90以上有64人。

●建臺中學:PR值90以上有63人。

●公館國中:PR值90以上有36人。

●君毅中學:PR值90以上有34人。

●建國國中:PR值90以上有30人。

●竹南國中:PR值90以上有28人。

●興華國中:PR值90以上有24人。

●大倫國中:PR值90以上有21人。

文章來源: 自由


市場研究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度在台灣舉辦的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台灣獲得2銀1銅,是歷年參賽成績最好的一次。新加坡選手則是最大贏家,首次參賽就奪下2金2銀的殊榮。(陳映竹報導)



今年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共有來自27國、106位高中地理資優學生連日挑戰,除了實作問答,還有關渡溼地野外實察,搭配衛星地圖以及多媒體等測驗,參賽的台灣四名選手,三位獲獎,拿下2銀1銅,分別是建國中學三年級劉凱安、張家懷、林祐臺。

拿下銀牌的張家懷表示,地理是個綜合的學科,平時他會多關心時事,閱讀旅遊書等各類書籍累積知識,為了隨時掌握資訊,「google earth」、「中央氣象局網站」也被他列入「我的最愛」,三不五時就上網觀看。

競賽過程中必須以英語作答,張家懷說,如何讀懂題目、找出答案,再轉成英文,對他來說很有挑戰。參加這次比賽,最大收穫就是和國際好手一同交流,由於有共同興趣,聊天也特別投機。

升上三年級的張家懷希望,未來升學能攻讀土木、建築領域。

文章來源: 中廣


市場研究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師大科教中心主任張俊彥研究團隊,執行「台灣高中生COMT基因型與學業成就間的關聯性研究」,結果雖然發現COMT基因可能與學生的科學學習成效有關,不過,張俊彥主任卻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表現,主要是受到先天基因、後天的教育環境,以及學生的學習行為等交互作用的影響,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刊登在「大腦和認知國際期刊」發表。



高中生的學習成就表現,是不是由具有特定基因型態的學生較有優勢?台師大科教中心主任張俊彥研究團隊針對國內4所高中779位高中生的基因型,與基測成績之間的關聯性進行研究,結果儘管發現帶有COMT基因型的學生,在學科測驗的表現上,可能存在著某些先天的優勢,不過,在這項研究學生的COMT基因型中,卻發現帶有兩個MET-158基因型的60位受測學生,不如過去研究記載對學業成就較具高度的正相關性,反而還比帶有2個VAL基因型學生的數學、英文、國文和寫作成績都要差。

台師大科教中心主任張俊彥表示,帶有兩個MET-158基因型受測學生的成績表現,沒有達到預期,可能是在基測重大考試期間,受到壓力因為焦慮和情緒穩定性因素,才影響他們的考試成績,因此,他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表現,是來自於先天基因、後天的教育環境和學生的學習行為等交互作用的影響,而不是僅僅是由先天的基因來決定。

張俊彥主任也建議每一位師長,必須要因材施教,發掘每個孩子的優勢,並提供良好的後天教育環境和適性發展,就有可能讓孩子在彌補劣勢智能不足之下,更能夠讓孩子去充分發展優勢的智能。

圖:張俊彥主任說明研究成果。

(2010/10/4 下午 12:56:25 康紀漢)

文章來源: 教育廣播


市場研究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任教雲林縣立土庫國中英文教師廿九年現兼任總務主任蘇順興,將在八月一日屆齡榮退,由於蘇老師長期以來執教以學生學業為重,認真教導,從一年級至三年級擔任班導師無假日,均義務在校教室為學生作課業輔導,甚受家長與學生敬佩,他的得意門生在各行各業均有相當大成就,昨(五)日中午擔任縣國小校長及主任、教師與事業有成,土庫鎮奇香妙草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嘉祿特聯合在上下切餐廳宴請蘇老師賢伉儷土庫國小已退休教師蔡逸藹師母,以表達對恩師栽培師恩之難忘,學生何董更以自己已研發盛名產品玫瑰花香贈,場面溫韾,蘇老師對昔時畢業同在教育岡位服務,有此師生感情之延續深為感動,並合照紀念。



歡宴蘇老師榮退昔時土庫國中學生有東興國小校長王賜利、馬光國小王金島、土庫國小陳嘉惠及陳素靜、胡光漢(聯美國小校長)、黃育珍(大屯國小校長)、翁文才(舊社國小校長)、許耀鴻(龍嚴國小校長)、馬光國小主任王金島等,師生彼此相聚,談起在校深受老師教導,才有今日成就,至表感謝,而永恆師恩,土庫國中亦將六月十二日於畢業典禮上隆重來祝賀蘇師功成身退。

文章來源: 台灣新生報


市場研究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培養學生學習態度和看事的高度 元智大學開辦學士英語專班」(李明朝報導)



面對全球化衝擊跟挑戰,桃園元智大學首創管理學院不分系所,將原有企管、財金、國企、會計等系所取消,大一是以學院名義招生,但仍然分成企管、財金、國企、會計4個主修,大二可自由換主修;而原本的國企英語專班,則改名「學士英語專班」,擔任學士英語專班主任賴子珍教授表示,「學士英語專班」的學生,在學時不但全部由英語授課,還必須接受海外的專業實習與交換生的計畫,培養學生國際的眼光與視野,因應未來市場。

賴子珍進一步說明,元智大學是以雙語大學為願景,師資部分沒有問題,學生在這種教學氛圍之下,都願意接受挑戰,學校是教育出未來人才,幫學生在專業及英語溝通能力跟其他大學學生有別不同。

賴子珍強調,英語學習環境的過程中,跟外籍生的互動及國際資訊的接觸,讓同學們體認到,增強英語的熟練度是未來的生存之道。

目前是國企英語專班四年級林千郁同學,之前到法國里昂當交換學生,她體認到未來的職場是在國際,語言的學習更是重要,同時也因為英語授課的增強實力,參加多益考試拿到九百多分。

林千郁也提醒在學學生,在當交換學生這段日子,發現來自德國和芬蘭的同學,英語講得像母語一樣溜,就連法國人都已經在學中文了,這些現象值得大家要注意。

 今年是大一學生的陳佳葦,對於為什麼要選擇英語專班,她說對英語有興趣,但不喜歡只是英語而已,也想學習對財經相關科目,最後找到元智大學有開這一門系,除了可以學好專業科目,又可以用英語上課。

元智大學校方表示,英語專班不只培養學生的「態度」,還要訓練他們的看事情的「高度」,開拓國際視野,放眼國際就業市場。

文章來源: 中廣


市場研究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要飛上藍天,一圓飛行夢的民眾又有機會了。中華航空公司昨(八)日表示,因應二○一一年航線需求,將招募一百二十名機師,包括有飛行經驗的國籍機師以及培訓機師。這是華航今年三月招募八十名機師後,同年度再度招募新機師,如此大動作招募,著實引人側目。



華航說明,此次招募新機師,是為了滿足新航線開航,以及新機陸續加入營運所需,只要有興趣的民眾,即日起就可以到華航官方網站報名。此次招募的一百二十名機師,其中九十位名額要求必須要有飛行經驗的國籍機師,另外三十名則是培訓機師。整體共同具備條件,英文程度必須要有多益(TOEIC)英語測驗六百五十分以上,其中聽力成績必須三百分以上,或具有同等級英語檢定證明即可。

華航說明,若報考者為具飛行經驗的國籍機師甄選,需具備商用駕駛資格之自訓機師、退役空軍及民航機師任一,再通過書面資格審核、筆試、面試、模擬機測試、體檢與綜合評量等六階段,再透過綜合評量決定是否錄用。

華航說明,報考培訓機師甄選者,須通過學科與儀器測驗,並且還要經過面談、體檢與綜合評量後,才有機會成為培訓機師的一員。預計明年五月及九月,分批送往國外飛行訓練學校接受一年的地面學科及基礎飛行訓練,回國後持續進行民航前置訓練及機種訓練為期一年的時間,方能成為華航飛行團隊的生力軍,按照一般初任機師薪資,將有機會月入十萬元以上。

華航繼此次招募後,加上目前九百七十三位機師,機師團隊預計將會突破一千位。華航強調,長期以來相當重視航空人才的培養,除了純熟的飛行技術外,華航特別重視機師應具備守紀律、團隊合作及良好溝通能力的人格特質,更須嚴格遵守國際民航法規及公司要求之高道德規範。

文章來源: 台灣新生報


市場研究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呂苡榕專題報導】十年前,圓山捷運月台對面的樓房外牆上,貼著英文補習班的廣告,教學生如何十分鐘背完一百個單字之類的內容。那些樓房位於飛機航道下,一直都處於限建狀態,屋頂只比捷運月台高不了多少。捷運外側是台鐵的平房宿舍和簇擁著它們的老樹,也許空間層次多元,當時,這裡的流浪貓很多。



這陣子因為花卉博覽會,附近的平房都拆了,準備改建為客運轉運停車場,同時新增許多建商廣告,宣傳即將到來的文化氣息。工地用鐵皮圍起來,某一天回家出了捷運站,幾隻小貓蹲坐在鐵皮前發呆,伸手去摸,小貓一溜煙鑽進旁邊的小巷,沒了這些平房與休憩空間,小貓卻仍兀自在同一個地方逗留。

誰的城市競爭力?近年來「城市競爭力」成為口號,許多城市,尤其是亞洲城市,一窩蜂地希望晉身國際大都會,為了在全球化下站穩一個位置,城市汰舊換新,企圖塑造一種「品牌」,在國際上被看見。為了提升競爭力而做的建設,卻將許多屬於城市的東西,以一種「眼不見為淨」的方式排拒出去。

台大外文系副教授黃宗慧指出,現代都市發展至今,強調諸如乾淨、一致和便利等功能,尤其是「便利消費」。許多沒有再生產與消費力的物種,都會被驅逐出去。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流浪動物以及遊民。

黃宗慧表示:「流浪動物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動物為什麼會流浪,動物為什麼會存在於城市,都是人類造成的。」而《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一書的作者廖桂賢也認為,我們把動物拉進人類生活,要求他們依人類的方式社會化,讓牠們沒有辦法依照動物的方式社會化,之後再把牠們丟回街頭,等於破壞動物原本的生存能力。

被排拒的流浪者雖然問題的根源在於人,黃宗慧說,現代人,尤其是都市人並不會認真反省問題根源,反而只想將這些東西清掃到角落,眼不見為淨。城市中,個人主義盛行,造就城市裡的人習慣切割責任、獨善其身。

城市人的性格與城市喜好便利及效率等功能有很大的關係,德國社會學家Georg Simmel在「大都會與精神生活」這篇文章中,精準描繪都市人因為刺激過多、貨幣經濟昌盛,讓城市裡的居民出現冷漠與理性計算的特殊心理。黃宗慧指出,城市裡的人特別急,永遠不知道在趕著去哪辦什麼事一樣。

講求便利的準則下,城市的每個角落趨於一致,越來越不能容許曖昧與誤差,這些流浪動物及遊民,就成了城市汰換過程中逐步掃除的障礙物。以台北的都市更新為例,逐步剷除老舊社區,換上新的高樓大廈,原本適合動物移動的平房消失,流浪動物也只能跟著遷移到人類看不到的地方。

■當城市完成一致性後,街頭的動物們不再出現,屋角上的驚奇也會隨之消失。(圖/呂淑姮 文/林欣志)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城市裡的弱勢族群,當土地成為一種商品,由於它被創造出來的稀少性及不可再生產等特質,很容易被拉抬價位,加上都市更新後,市容整齊讓房價再上漲,原本居住在老式社區的居民,被迫轉移到外縣市。公共空間的減少、不友善的規劃,都讓遊民轉移到更黑暗的角落去。

一致的城市 缺少奇遇黃宗慧說,都市更新是為了修整門面,因為老舊社區不能成為賣點,當然要蛻變,這種做法也是為了城市的「一致性」。只是翻修的過程,住不起的人就被排擠出去。

也許有一天,當街頭的流浪動物、遊民全部消失,黃宗慧說,城市完成一致性後,街頭就再也看不到出乎意料的東西。黃宗慧指出,德國社會學家的Zygmunt Bauman在評論現代城市時,認為現代城市越來越缺乏曖昧性,這些流浪動物、遊民之所以存在,是為了讓人在轉角與他們相遇時,思考他者的處境,以及主體和他者之間的關係,進而培養道德倫理。

■都市更新為了修整門面,也連帶哄抬房價,而遊走城市間的街友,將更加弱勢。(圖/郭晉瑋 文/林欣志)

也許有一天,城市街道整齊,不再有令人煩心的動物或遊民問題。只是當我們以匆促的步伐在街頭相遇時,任何在身旁流逝的風景,恐怕也激不起心中任何的漣漪。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市場研究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