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呂淑姮屏東報導】時間是晚上10點半,夜間的屏東天氣微涼,和台北的白日氣溫相差不多。屏北高中小清華舍監詹惠琪拿出手電筒,照射校園路面草地。她說,晚上在學校中巡守教室和宿舍,會攜帶手電筒。屏北校園生態豐富,前些日子還捕獲了幾尾眼鏡蛇。



在小清華宿舍樓上,可以看見學校附近的模樣。屏北校舍是這附近最高的建築物,但說高,也不過5、6層樓的高度,周遭都是農地與透天厝,晚上除了偶爾經過的車子,相當安靜。往高雄縣的方向看過去,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地標之一斜張橋的燈火在夜空下閃爍。

離屏北高中最近的一處農地,隔著一條走道和柵欄,種著一大片的毛豆田。附近養雞、豬者不在少數,更有許多是大型企業在屏東設廠,供應全國的肉類需求。

▲屏北高中附近都是農地,離屏東市區大約半小時車程。校長楊榮仁說,屏北注重環境與生態,部分校舍使用風力與太陽能發電,全校教室(專科教室除外)包括校長室都沒有冷氣。有時候農田整地,會有蛇爬進校園。(圖文/呂淑姮)

生態與就業可結合

談到屏北高中的自然生態環境,小清華兩位班導師黃毓茜、林雅琪異口同聲說:「學校的生活環境,本來就物種豐富。」所以當小清華班教授生態相關課程時,不一定要回到部落裡上課,在校園中也可以學習。

小清華班所規劃的生態課程,是邀請荒野協會成員到校擔任講師。「清華原住民學生實驗專班」計畫期盼學生在學習課程後,能增進對生態與自然的了解,將來可做為選擇生態相關科系的基礎。未來完成學業後,可回到部落,運用所學知識,結合部落的自然環境,創造更多的在地就業機會與生態保護者。

談到對於學生的觀察,兩位導師都認為,原住民學生與漢人學生最大的不同,在於同儕之間的互相照顧。無論在課業或者情感上,兩個班級的學生都能互相幫助。

互助合作的族群

例如,無法回家的學生,會因為有其他人的加油打氣,沖淡不適應感受。「在校說『想家』,放假離開學校,又會說『好想回來』!同儕對彼此來說很重要。」

教國文的黃毓茜說,學生的程度有差異,成績好的人會協助老師教導無法抓住重點的學生,完全不會藏私。「學生在日記上會寫,感謝同學教他們功課。」這在都是漢人學生一起競爭的班級中,較為少見的現象。

講到其他班級學生對於小清華兩班的「另眼相看」,除了使用不同設備之外,還包括各項競賽的成績。兩位導師都說,原住民學生與漢人學生的音樂、體育水準,「根本不在一個水平」。兩個班經常在校內競賽得獎。

但除了本就擅長的音樂和體育類項目之外,真正讓老師們打破偏見的,是來自於原住民學生的秩序。從一般印象裡聯想到的原住民印象,不外乎散漫、沒秩序、不守時、愛喝酒。

教數學的林雅琪說,也許是這群學生明白,自己身上背負著家長的期待與外界的觀察,特別懂得自律。對於秩序的要求也會遵守,學校的秩序比賽也經常得獎。還有些學生會和老師聊天,認為酗酒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

黃毓茜則說,原住民孩子擅長表達,看到老師身體不舒服,一定會主動關心。漢人學生可能即使發現老師不適,也就默默放在心底不好意思說。

不輕言放棄

講到小清華班的學習成果,林雅琪認為,原住民學生並非不會作答,而是有時對於不太確定的答案,就會空白不寫、或解題到一半:「理解、分析沒問題,需要多磨練的是答題技巧。」

黃毓茜說,小清華班每兩周要開一次教學會議,所有的任課老師和清大教授一起討論課程進度。曾有建議是希望增加閱讀數量,但她認為,閱讀雖對學生有益,但無法短期奏效,所以篇數不需多,只須給予方向、引導興趣及可。以口頭報告方式了解學生理解程度,對師生來說也較無正課之外的壓力。

英文老師張承傑認為,小清華班學生程度不一,英文程度較弱者,背誦能力需要再加強。每天晚上7點到7點半安排聽力課程,還有高雄醫學院的學生會來擔任志工:「想學不怕沒資源。」張承傑說,原住民學生的優點是不會輕言放棄,對學習很有幫助。

內化的生態觀

屏北高中校長楊榮仁說,屏北高中強調生態特色,不是要每個學生都去念相關科系,而是希望學生在屏北3年,能夠將對自然的興趣或好奇內化在生活中。他說,小清華班學生自信程度不夠,即使考試成績不錯,還是會隱約覺得自己不如他人。期待學生能夠逐步增加信心,為部落的弟弟妹妹們建立榜樣。

但在小清華班的招生與就學方面,若是未來參與小清華計畫的學生中途轉學,目前不需學費的小清華生,日後是否要在轉學時繳交費用?有不少原住民家長希望能夠將孩子送到屏北高中,就讀第二屆小清華班,但是一個小清華班(包括第一屆)能夠有幾個保送清大的名額?甄試制度為何?

楊榮仁表示,這些問題還要再跟清大方面再討論,下屆招生前會和有意願的家長們再做說明。

(系列完)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市場研究達人 的頭像
    市場研究達人

    台灣產業新聞-關鍵字技術研究中心

    市場研究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