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台北縣的英語活化課程引起「教育軍備競賽」的爭議,台北市長郝龍斌對此表示,小學階段學習「給多了反而沒有用」,語文能力和國際觀,並非增加課程時數就能解決,重點是培養學習興趣。
創造良好英語環境
台北市長郝龍斌23日出席99學年度第一學期公私立國小校長會議,針對小學英語延長授課時數議題發表看法。他表示,小學是培養學生未來競爭力的根本,如果從小不斷要求孩子背單字、寫作業,反而會產生抗拒感。他建議,英語能力的培養應從提升學習興趣著手,創造好的英語環境,以情境對話導引,鼓勵學生勇於開口。
郝龍斌舉例,學生如果喜歡看NBA籃球賽,家長可以投其所好,購買英文版本的籃球雜誌。老師設計課程時,可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出發,例如如何用英語點餐,引起學生興趣。
華東台商子女學校校長曾雪娥表示,兩岸教育逐漸開通後,台灣就贏在多元創新,和大陸僵化的「硬式(應試)教育」相比,台灣提供較多實際操作課程,學生也比較懂得將所學活用於生活。
大陸教育較僵化
曾雪娥表示,有位從大陸小學轉到台商學校的學生家長告訴她,大陸老師對背誦要求相當嚴格,導致孩子極度擔心犯錯。
以造句為例,該名家長觀察,如果課文中出現過「媽媽織毛衣」,學生就不會覺得「媽媽也可以織毛褲」。因為與其冒著寫錯字被扣分的風險,學生乾脆直接將課文中的句子原封不動照抄。久而久之,反而喪失語言活用能力。
曾雪娥表示,台灣基礎教育在英文方面遠遠超出大陸,一旦學生畢業進入職場後,在大陸,即使是計程車司機,雇主也會要求應徵者通過英文檢定,因此大陸學生的英語能力跟隨就業需求快速起步。
相對而言,曾雪娥認為台灣英語教育欠缺環境。新學期開始,華東台商子女學校新城立的蘇州校區,便是曾雪娥觀察台商子女對於英文學習環境的需求,設計出從幼稚園到高中的雙語教學環境。
她表示,英語教育必須從環境著手,但絕不是「全英語」的環境成效最佳。許多剛開始選擇國際學校就讀的台商子女,經常在英文能力不夠好的情況下,無法同時應付英語和專業科目的學習,反而變成鴨子聽雷。
給孩子正確理財觀念
在華東台商子女學校蘇州校區,學生上半天一般科目以中文授課,下半天藝能科目則聘請外師以英語教學。除了語言加強,校本位課程則強調「商財教育」,希望從小帶給台商子女正確的理財觀念。
隨著兩岸學術交流走向開放,曾雪娥觀察,大陸高社經地位的家庭為了培養下一代民主開放視野,將是陸生來台的主要族群。但她也說,台灣在教育的投資遠不及大陸,台灣的大學相對高昂的學費,將成為招收陸生的阻力。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 Mar 08 Thu 2012 05:45
北縣英語活化 郝:給多反而沒用,英文會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